搜尋此網誌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組織、領導、信任

領導與組織信任

組織領導(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的內涵在於領導者發揮影響力,在自己與組織成員之間建立關係,進而在這個關係中帶領團隊完成目標、為組織開創生存空間。而這個關係是否能持久,團隊成員是否願意照著領袖所勾勒出的方向前進,信任是最主要的關鍵。這也難怪南加大教授BennisNanus會提出:「信任是使領袖與跟隨者能夠緊密連結在一起的情感強力膠,領袖能否有效的帶領團隊完全取決於是否累積足夠來自屬下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屬下的信任是無法藉由命令或條件交換取得的,領袖必須努力方能贏得屬下的信任。所以,信任是組織最基本的因素,更是維持組織正常運作的潤滑劑。」所以,一個領袖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在成員與成員,還有單位與單位之間營造一個彼此信任的氛圍,進而建造一個以信任為基礎的組織(A Trust Based Organization)

組織學者Robert Shaw提到:一個組織,無論是營利事業或非營利機構,之所以成功的主要關鍵,在於擁有一個贏的競爭策略與卓越的團隊執行能力。而深深地牽動這兩者的就是組織信任(Organizational Trust)Shaw認為,有別於團隊成員根據領袖的人格特質、誠實與否等軟性議題來決定是否信任團隊領袖,組織信任必須從組織結構、企業文化、與領導特質等層面來整體探討,而領袖特質與行為又和組織結構、企業文化息息相關。所以Shaw認為一個組織能否成功、團隊效能能否不斷提昇、組織內的成員能否彼此協調合作,完全取決於領袖是否能為團隊建構一個彼此信任的環境與文化。

組織信任三要素
Shaw 在《Trust in the Balance》書中提出,領袖可以藉著提高績效、行為正直、與表達關懷來建立一個彼此信任的團隊。所以,Shaw認為績效、正直、關懷是組織信任的三要素,而領袖的責任就是在這三要素當中找到最佳平衡點,以這三要素為基準,設計出一個合適的組織架構,進而形成企業文化,為團隊打造一個充滿信任的工作環境。筆者認為Shaw的理論很值得教會參考,所以再接下來的討論,筆者嘗試以Shaw的績效、正直、關懷為主軸,從聖經的教導,提出一些看法與建議。

領袖要贏得跟隨者信任的第一個因素是能夠為團隊帶出結果,以及能夠解決跟隨者的問題。馬可福音一章1620節:「耶穌順著加利利的海邊走,看見西門和西門的兄弟安得烈在海裏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耶穌稍往前走,又見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在船上補網。耶穌隨即招呼他們,他們就把父親西庇太和雇工人留在船上,跟從耶穌去了。」當耶穌開始組織祂的團隊的時候,祂給了門徒一個很實際的跟從動機──「我會使你們得人如得魚」。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耶穌趕逐污鬼;醫好許多人;醫治癱子,結果有一大群跟從者了,33節:「合城的人都聚集在門前」;36節:「西門和同伴追了他去,對他說:眾人都在找你」。門徒們因著看到耶穌有帶出結果——得人如得魚——的能力,就繼續跟從耶穌。Shaw認為,績效不但能為領袖贏得屬下的信任,更可提昇組織成員對團隊的信心,進而提昇團隊的動能與效能。

領袖使人持續跟隨的第二個條件是:誠信正直(Acting with Integrity)──言行一致,表裡一致,也就是一般所說的“Walk the talk”。從回應耶穌的呼召開始,門徒們不但在耶穌三年半的服事期間跟隨主,甚至到耶穌被釘十字架以後,仍然照著主所吩咐的大使命,傳福音給萬民。形成強烈的對比是:擁有所謂官方權柄(Formal Power)的法利賽人卻不見有跟從者。論到法利賽人,耶穌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太廿三23);「他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裏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太廿三27)指的是法利賽人表裡不一。誠信一旦出問題,信任就喪失了,一旦失去了信任,就無法帶動團隊。

    信任的第三個重要元素是:表達關懷 (Demonstrating Concern)。「耶穌走遍各城各鄉…… 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九3536)另外,當耶穌進到迦百農,在彼得的家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醫治彼得岳母的熱病,聖經記載「她就起來服事耶穌。」(太八1415)。耶穌曾說過,祂來到世上為的是服事人,不是被人服事,值得注意的是,耶穌不是光說不練,門徒們不但親眼看到他們的夫子服事跟隨祂的人,更親身經歷了主為他們洗腳的福份,難怪他們後來不但照主的吩咐行,甚至為主殉道。

尼希米是另一個典型成功建造組織信任的領袖。尼希米之所以能在短短的52天完成修造城牆之工作,第一,他有成功的策略達到當初他所提出的目標:例如在組織分工上,以最有效的方式來進行工程,沒有造成資源的浪費(參尼三);當重建的工作多次遭遇挑戰的時候,他有不同的策略應對,使建造的進度不受影響(尼二1920;尼四719;尼六)。第二,尼希米是個言行一致的領袖,當他要求貴胄歸還窮人田地、房屋、利息時,他也不吃省長的俸祿、不置買田產(尼五1416)。第三,尼希米關切他的同工:他付出自己的錢財,每天預備食物招待平民和官長與他同席吃飯(尼五1718),尼希米向他的同工表達真實的關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猶大貴冑剝削窮人的問題,引起了百姓的埋怨呼號時,尼希米也面對團隊內部的信任危機。尼希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惜暫時停下重建的工程來招聚大會(尼五67),促使組織產生變革,尼希米重新建立組織信任,不但使當時重建的工程得以順利完成,更為接下來他和以斯拉同工轉化以色列百姓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參尼八)。試想,倘若尼希米與其他官長一樣,是個自利的領袖(Self Serve Leader),勢必無法完成硬體的建造,更遑論百姓的轉化了。

組織信任的落實
綜合以上的論述,組織成功的關鍵在於團隊之中是否存在著組織信任。組織信任包含三個要素:1.達成績效,2.行為正直,3.表達關懷。給當今教會領袖的建言是: 教會的轉化與突破不是一連串的特會與口號喊出來的,我們需要思考如何能夠落實以上三要素,好使教會能在策略與執行力上有所突破,因此筆者從落實的層面提出一些看法:
1.  帶出果效,需要提昇團隊能耐(Organizational Capacity)、而提昇能耐,必須在能力(Competency)、效能(Effectiveness)、與效率(Efficiency)這三方面下功夫。所以我們可以說,「績效」這個信任要素也是由三個彼此影響的要素所組成,也就是:能力、效能、效率。
2.  行為正直應該包含紀律(Discipline)、責任度(Accountability)、與可信度(Creditability)。也就是說,同工團隊,甚至於弟兄姐妹期待的,是領袖團隊能有智慧的、負責任的、忠心的善用我們所得到的資源,如此方能贏得同工團隊與弟兄姐妹的信任,乃至於建立合一的團隊。
3.  正如組織領導學者Stephen Covey在《Leading in the Knowledge Worker Age》文中提到,21世紀的領袖關懷員工必須有全人關懷的思維(A Whole-Person Paradigm),也就是必須要滿足弟兄姊妹在靈、魂、體等各方面的需要。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認識轉化


轉化的內涵與路徑

記得多年前旅居加拿大的時候,有一次與一位教會領袖談到台灣教會的情況,對談當中這位弟兄不斷提到教會需要轉化,突然,我脫口而出:「你要弟兄姐妹們轉到哪裡去?」頓時,我們一陣沉默,根據個人的觀察,最近這幾年,〈轉化〉似乎已經成為教會口號,甚至幾乎到了濫用的地步了。就好像聖經上說的沒有雨的雲彩、沒有果子的樹( 1213)一樣。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二:1, 我們對〈轉化〉的內涵沒有充分或正確的認識;2,〈轉化〉是個top-down的過程,也就是說轉化應該從領袖開始,否則,轉化只會是曇花一現般的激情。我們就先從認識個人轉化開始:
巴刻(J. I. Packer)曾說:「基督教信仰就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轉化我們生命的歷程。」雖然〈轉化〉一詞沒有出現在聖經裡,但轉化的觀念卻是貫穿整本聖經的主軸。上帝藉著創造,將世界從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的狀態,轉化成一個有光、有四季、有動植物、充滿生機,且在秩序中運作的有機體。自從亞當、夏娃犯罪以來,整個世界就進入了一種墮落的景況,也可以說是又回到空虛渾沌的狀態──遠離神、悖逆神、抵擋神(40:17;羅1:21),而神發明救恩就是為了人的轉化。神的永生計畫,就是藉著祂的話語以及聖靈的工作,將人類帶回祂起初所創造的模樣(參弗四2224)
所以,「個人轉化」的意義可以說是:一個人思維模式的解構(deconstruct)與建構(construct),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思維轉換(Paradigm Shift)。根據牛津大學教授Zohar的說法,思維轉換是一種根本性的改變(A Fundamental Change)她解釋: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指的是:1.深植在潛意識下的假設與價值觀;2.對周遭事物的看法及立場;3.們藉以設定期望值、界定問題與採取行動的思考平台。所以,Zohar認為,從人的角度來看,思維轉換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每個人都是在一個既有的思想平台上來思考、發展,從舊有平台的解構到新思維的建構之間,會經過一個真空,因而有一種無以為繼的恐懼,進而拒絕或無法改變。唯一可能的,就是聖經所說的:「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十二24)。」所以Zohar才會說:「在西方文化裡,轉化最核心的例子,就是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簡單地說,轉化的定義應該就是「生命的改變」:「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從聖經看轉化

聖經中,最接近「轉化」的字應該是在哥林多後書三章18節:「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中的「變成」,以及羅馬書十二章2節:「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的「變化」,而這「變成」與「變化」,在希臘原文是同樣的字(μεταμορφουσθε),也就是英文的「Metamorphose」──即蛻變、變形、質變、完全變化,就像生物學中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聖經中有許多轉化的例子:摩西從一個莽撞的殺人犯轉化成為一個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為人卻又極其謙和的領袖;基甸從膽怯、心中充滿懷疑的私生子轉化成為大能、潰敵的勇士,其它還有先知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使徒彼得…等許多的例子。從這些人物的身上,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上帝在人生命施行轉化的路徑(A Transformation Map):當一個人與神有了神聖的相遇(遇見神),內心一定會產生改變,繼而執行神賦予他的使命,並且服事整個世代。
最典型生命轉化的例子是使徒保羅,大馬色的經歷之前,他以替天行道的護教者自居,為神大發熱心:「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3:56)。」但是,在他遇見神之後,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謙卑、甘願為他原先所逼迫的人捨命的殉道者(提前1:1316),維真神學院的新約教授RikkWatts相信掃羅在大馬色遇見神之後,是到西乃山去(參加1:17),在那裡,他的思維架構經過一個徹底的解構與全新的建構,對神的救恩與永恆計畫有了一個嶄新的詮釋。更重要的是,這個摧毀性的轉變,不但使保羅一生的服事觀完全改變,更使保羅在神普世宣教計畫中,成為極為關鍵的器皿。

個人轉化的三個層面

從保羅的改變可以看出,轉化是一個人的生命經由一個強大的震撼力引發,導致在三方面的改變:1.思維模式的徹底改變,包括認知、價值觀、世界觀;2.由內而外導致行為的改變;3.新的目標與優先次序。

一、價值觀與世界觀
「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3:78)。」保羅陳述自己信主之後價值觀的改變,作為他的信仰告白。價值觀的改變,是基督徒生命轉化必然的結果,而轉化的結果,也必然為我們的人際關係、家庭、職場、生涯規畫……等生活的各個層面帶來蛻變。稅吏撒該本是一個橫徵暴利、貪贓枉法的稅務官,當他的生命遇見耶穌之後,他的身分並沒有改變,然而,他卻變成了一個誠實正直的稅務官(19:8)
所謂世界觀,是我們對世界的評量與態度,指的是宏觀(Macro)角度的認知(perception)與解讀(interpretation),這包括: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與我們對周遭所發生的事物的理解與回應,以及我們界定問題的方式。路益師(C.S.Lewis)曾這樣描述浸禮:「受洗就好像一個人跳進水裡,穿過水底的一個隧道,以為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只不過當他從水中上來、進入這個他自以為的新世界時,才發現其實他仍然在舊的世界裡,不同的是他有了新的眼光、能夠以新的價值觀來面對這個舊的世界。」正如聖經說:「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三2)。」「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參加六14)。」

二、行為
所以我說,且在主裏確實地說,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裏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你們學了基督,卻不是這樣如果你們聽過祂的道,領了祂的教,學了祂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三1724)」生命的轉化是一個漸進、由內而外的改變過程。「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當歸向我們的神,因為神必廣行赦免(賽五十五7)。」

三、新的目標與優先次序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廿24)。」在每天的生活裡,無論是家庭、職場或教會,我們都會面對一個又一個的選擇,經過聖靈轉化的生命,會以永恆的角度、國度的遠光,去看待每一個情況,而照著神的心意作每一個決定。

轉化的過程與要件
耶穌說:「新酒不能裝在舊皮袋裡。」然而,這新、舊之間的轉化是需要一個解構與建構的過程,也就是神藉著先知耶利米說的,先要有拔出、拆毀、傾覆,然後才會有建立、栽植的工作(參耶一10)。維真神學院教授畢德生(Eugene Peterson)在他的著作《Eat This Book》談到,我們的生命乃至於每天的生活,常是受到他稱之為「自我三位一體」的慾望、需要與感覺驅使(I Want, I Need, I Feel),根據畢德生的觀察,有越來越多的基督徒,讓這「自我三位一體」取代了聖潔的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畢德生認為,基督徒靈命的養成(The Formation of Christian Spirituality)乃是:1.讓神藉著聖靈、使神的話語成為我們生命的內涵;2.藉著效法基督,讓神的話語建構、塑造我們的生命;3.讓聖靈引導我們每天的生活,活出神的話語。因此,「神的話語」、「效法耶穌」、「聖靈的工作」,就成為我們生命轉化的要件了。

轉化的路徑(Transformation Map)
      轉化從領袖開始!耶穌對法利賽人與文士的責備並非他們的教導錯誤(太23:2、3),而是這些教會領袖光說不練: 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23:4)。』尼希米是個轉化領袖,當時的百姓的確回應尼希米的呼召,但是修造城牆的工程差點就成為一時的激情,問題就發生在領袖層(5:1-8)。尼希米能夠扭轉局勢在於他有個轉化的團隊,十二年之久,他與他的弟兄沒有吃省長的俸祿(5:14),經過轉化的價值觀使尼希米成功地挑戰當時的領袖階級,進而化解一個組織信任(Organizational Trust)的危機。組織學者們告訴我們:一個成功的組織變革、轉化,絕大多數都是從一個正直、勇氣過人的領袖開始的。唯有經歷轉化的教會領袖,方能激勵弟兄姊妹擁抱轉化;一群生命經過轉化、更新的弟兄姊妹一定會帶來教會的轉化;一個轉化的教會,一定能夠發揮影響力,照著神的心意,對這個社會發聲,進而服事這個世代,激發社會甚至國家的轉化。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Calling Christian Leaders


以十架為本的領導學

最近把John Stott的《論領導,Calling Christian Leaders(校園書房出版社)讀了兩遍,本來是想為大家整理出John Stott在這本書從哥林多前書頭四章論領導的概述,與大家分享,但是今早再次看了一下華神廖元威老師寫的序,除了對廖老師的功力深感佩服外,心想倒不如讓大家直接一窺廖老師的insight,更能鼓勵大家讀這本對當前教會領袖有如暮鼓晨鐘、又能幫助像你、我這些平信徒對當前的教會生態有正確判斷與解讀的好書:

斯托得(Stott)論領導的基調是十架神學,而這正是保羅信息的中心。他確信教會論決定領導觀,且不諱言地指出教會在屬天理想與屬人實際間的差距。深具反和特質(paradoxical)的概念,如基督徒同時是義人與罪人(馬丁路德)、已然與未然(Geerhardus Vos, G. E. Ladd)等,都在斯托得特有的表達方式下,頗具說服地呈現於讀者眼前。

斯托得把以十架為本的領導學描述得相當深刻。他大聲疾呼:「能力」(權力)比酒精更能使人亢奮,比藥物更易使人上癮。追求聖靈能力者,應省察是否披著冠冕堂皇的外袍,隱藏著實現個人野心,建立個人王國的目的?不要忘記我們的信息是軟弱的(被釘十架的基督),由軟弱的傳講者(充滿恐懼戰兢),宣揚給軟弱的領受者(社會所厭棄的人)。對於自己已經富足,且已趨於內向的教會,這個提醒、呼籲聽起來格外刺耳。然而,我們需要從重新回到原始的信息,抓住上帝的心意,走討他喜悅的道路。

路德嘗言:「唯獨十架是我們的神學!(Crux sola est nostra theologia.)斯托得的著作其實是這句話的極佳註腳。』(廖元威, 2004)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A Short Course on Leadership

今天在"Bits&Pieces"讀到的,與您分享:
The six most important words: "I admit I make a mistake."
The five most important words: "You did a good job."
The four most important words: "What is your opinion?"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words: "If you pleas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words: "Thank you."
The one most important word: "We"
The least important word: "I"
                                                           ~   摘自"Bits & Pieces"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David Wilkerson

領袖、異象、傳承

Above all powers, above all kings
Above all nature and all created things
Above all wisdom and all the ways of man
You were here before the world began

Above all kingdoms, above all thrones
Above all wonders the world has ever known
Above all wealth and treasures of the earth
There's no way to measure what you're worth

Crucified
Laid behind a stone
You lived to die
Rejected and alone
Like a rose
Trampled on the ground
You took the fall
And thought of me
Above all

這首詩歌是這個禮拜天到時代廣場教會(Time Square Church)參加主日崇拜時唱的詩歌,雖是老歌,但是再一次被提醒 神的愛是如此的長闊高深、超越一切。整個敬拜,除了生命再次被聖靈深深的觸動外,浮現心中的先是耶穌這位捨命的領袖,接著我也想到最近過世的時代廣場教會的創始者David Wilkerson老牧師。時代廣場教會是由David Wilkerson在1987開始的,當時的時代廣場是紐約毒品與色情行業的集中地,在一次講道中Wilkerson回憶當時的情形:「…當我看到那些娼妓與被毒品控制而淪落街頭的青少年時,我向上帝吶喊『God, do something!』沒想到上帝卻回答我『You do it, Son!』。就這樣子,Wilkerson在紐約開始了他所描述“拯救那些肉體匱乏、靈命死亡的人”的事工。

每次造訪紐約,我總會參加時代廣場教會的主日崇拜,除了屢次被充滿 神同在的敬拜更新外,印象最深刻的是Wilkerson與17年來他親自培育出來的現任主任牧師Carter Conlon,在追思禮拜中,Carter牧師提到:「每次我們看到這個聖殿的榮光的時候...我們就會想起我們的創會牧師,他如何被耶穌使用他的生命來榮耀基督的名,他曾觸摸我們的生命,引導我們走那當走的路。他的生命和他的事工的其中一個特點是,在他周邊的人都被全能真神的能力完全地改變過來,很多人進入服事當中,成為偉大的靈魂拯救者。(摘自網路) 」。

Max DePree曾提過,領袖的起點就是認清現實(to define reality),Wilkerson認清當年紐約的情況、他不但因著體會神的心意而領受異象與託付,更為他所服事的教會培育下一代的領袖。忠於從天上來的異象與傳承,我想,Wilkerson做到了!



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職場宣教研討會回應(三)

多元與多向的職場事奉
 
 按: 編者受邀為華神職場宣教研討會的回應講員,本文為回應的結論,與您分享。

當我們討論職場事奉的議題時,往往侷限於職場(事奉的地方)與宣教(事奉的內涵),事實上,職場兄姐妹的恩賜與呼召(服事的領域)是多元與多向性的,從聖經可以看到一些代表:

約瑟:
Gordon Preecex認為從聖經的觀點來看,工作有許多的面向,工作不但是為了自己(帖後3:10-13),同時也是為了供應別人的需要(弗4:28),另外,從創世紀一,二章更可以看出工作是維護、經營、管理神的創造。約瑟在職場的事奉比較屬於這個層面,因著神的同在,約瑟得以觀察到景氣循環的規則性,更因著神所賜的智慧,為法老執行規劃經濟,不但拯救了自己的族人,也救了埃及與各地的人(出41:56)。試想,假如約瑟是葛林斯潘的話,2008的金融海嘯應該就不會發生了。

乃縵與小女子:
服事乃縵妻子的小女子在職場的事奉則是屬於我們今天討論的職場宣教了,值得注意的是這小女子雖然是個卑微的戰俘,她的作為卻可以是Greenleaf所說的僕人領導的極佳案例,身為最卑微的女奴,卻能因著忠心的事奉贏得主母的信任,進而產生影響力,乃縵得醫治後是否影響他周遭的人,聖經並沒有記載,但以他的身分、地位,因著信仰的轉變而在他事奉的職場帶來某種程度的轉化應該是合理的推論。

尼希米與以斯拉:
尼希米可以說是聖經裡策略領導(Strategic Leadership)最典型的代表,Leadership的部分容後再與讀者分享,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尼希米不但運用其職場的優勢完成城牆的建造,更因著他正直、敬畏 神的人格特質打破當時貴冑、官長、祭司的共生結構,消除既得利益。接著我們看到尼希米(職場信徒)與以斯拉(神職人員)同工,帶出百姓的轉化與復興。

耶穌與門徒:
當年耶穌與他的門徒這一群職場工作者就是以平信徒的姿態從體制外開始了轉化運動,套句加爾文的話,耶穌是比平信徒還平的平信徒,他出身卑微(約1:46;太13:55-57),從事一個毫不起眼的工作(可6:3),但是他召聚了12位從事各行各業的平信徒,走遍各城各鄉,醫治人、釋放人,又因為他看眾人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就憐憫他們,把他們帶到山上,教導他們如何過其他的六天生活與蒙福的八個原則(這,才叫天國文化!)。這個平信徒運動當然引起了當時神職人士的不滿,到底,他只是來自加利利海邊,沒受過正統神學教育的拿撒勒人,於是這些神職人員極力的想將他邊緣化,沒想到這個平信徒運動竟然從加利利(職場)蔓延到耶路撒冷(教會),耶穌到了耶路撒冷,不但挑戰當時如耶利米所說的腐敗的教會生態(耶5:31;6:13-14),更如當年的尼希米,潔淨聖殿。

上述的這些例子,告訴我們職場的弟兄姊妹當然可以、而且應該在他們事奉的地方為主作光作鹽,轉化職場,但是教會不宜、也不應該把這一群信徒的服事限制在職場。

Stevens對職場神學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論述,他認為更正運動根本沒有完成,所以他從職場神學的角度對當今的教會有一個期待,那就是“信徒皆祭司”不應當仍然停留在口號的階段,今天的教會需要第二次宗教改革。他提到第一次改革沒有落實的原因有很多,與我們今天的議題有關的有:
  • 對救恩論的強調高過教會論
  • 牧師取代祭司(也就是說,階級制度仍然存在)
  • 教會結構窒息更新運動
  • 天主教的神學院機制仍然延續至今
  • 按立仍然侷限於全職
  • 神學教導沒有全民化
黃宏達弟兄在“Paul Stevens的職場靈修觀”論文中提到,今天的教會迫切需要有獨特恩賜的領袖、具優秀資歷和良好訓練的僕人事奉者、會眾認可的長老、和善於裝備的牧者,因為教會的主要任務在於裝備聖徒。然而,這樣的論述並未成為共識,Stevens認為問題出在牧職的階級主義及專業主義。平信徒淪為次級階層,在歷史上是很後期的事,Stevens認為是由於聖禮主義、民間宗教的影響,以及世俗化的過程(教會複雜屬世的領導模式)所致。然而,筆者比較認為是世俗化與傳道人缺乏安全感與信心危機使然。平信徒,不論是職場工作者或帶職事奉者均需要裝備,裝備本來就是牧者最主要的角色和責任,問題是,假如我們願意誠實的、客觀的、毫不情緒的面對今天台灣教會的現況與氛圍,恐怕這樣的期待是不切實際的。

畢德生牧師在“Unnecessary Pastor”書裡提到,有許多人認為在今天的時空,做一個誠實、榮耀神的牧師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有許多神職人員已經被當代的消費主義與心理主義打敗了,畢德生為文提醒當今的教會領袖,回顧(revisit)他們的蒙召,因為他認為今天的教會正面對世俗化與政治化嚴峻的挑戰(或已經淪陷了?)。回顧過去2000年的基督教歷史,有許多的更新運動都是由平信徒發起的,更新或更正運動在教會歷史一直持續著,而發起或影響這些聖徒運動的領袖人物經常是從這一個沒有抬頭、沒有按牧證照的所謂平信徒群體中,在關鍵性的時刻,以料想不到的方式冒出。畢德生認為,面對這許多錯綜複雜的議題,教會(牧職同工)迫切需要來自信徒的幫助。最後想提醒的是: 每一個合神心意的信徒運動的目的並非自立門戶,縱然是被迫在的世俗化、政治化的教會生態以外發展,期盼為教會帶來改變(轉化),而其終極目標還是要回歸到合乎教會論的正統體制。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職場宣教研討會回應(二)

神學運動取代宣教運動
按: 編者受邀為華神職場宣教研討會的回應講員,本文為回應的部份講稿,與您分享。

根據個人對目前教會氛圍的觀察,職場宣教運動似乎是延續教會小組運動之後另一個教會增長策略。正如楊寧亞牧師為彼得‧魏格納的書寫的序文說的:“從教會歷史來看,每次持久復興的來到一定會牽涉到教會論的更新,小組化運動正是末後世代教會論更新並且帶出復興轉化的前奏,而職場延伸教會的建立,則是聖靈在小組化運動之後的必然結果”。雖然個人認為,小組化運動並未為台灣教會帶來復興與轉化,但是頗同意楊牧師對職場延伸教會與教會小組關連性的觀察。

Eugene Peterson在《聖經好好吃》這本書裡認為:“信徒們藉著讀經明白如何在這充滿罪惡、混亂的世代活出三位一體的同在,而神學,則是幫助我們活出與上帝啟示協調一致的生命”假如我們同意這些論述的話,那麼,我們今天的議題應該是聚焦於為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信徒定義並建構出一套他們可以在其他的六天當中,以信靠和遵從、信心和敬拜、禱告和頌讚、順服和服事,來回應神的啟示的生活。

從90年代初期公元2000年福音運動開始以來,教會似乎一直處在一種增長的壓力與焦慮中(2000年福音運動本來就是教會領袖在一次與企業家的餐會中,談論到增長的議題受到刺激而開始的),我們應該關切的是目前正在醞釀的職場宣教運動是不是在小組化運動停滯或未能帶來預期的突破而有的另一個信徒運動。假如是的話,想提醒的是,教會領袖應當留意,不要藉著推動職場神學或職場宣教運動而使職場弟兄姊妹又淪為教會增長的工具。正如周學信老師提醒的:“當一個福音運動的背後,缺乏某種可信賴的神學作為其驅動力時,那麼,他很快就會淪為只求擁有快速成果的實用主義。正確、可行的策略是達成目標的必要條件,然而,倘若缺了健全的神學,一個立意甚好的福音運動恐任由目標與策略來主導其價值與異象。”以上的引述並非不同意我們應當有職場神學課程的設計,就像周學信老師強調的,並非反對這些增長策略,而是提醒須要有健全的神學基礎,所以我會希望以一個擴大的、整全的神學教育計劃來做為回應。